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十年间
深度关注|推动纪检监察监督与财会监督贯通协调
推进国安机关工作高质量发展,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

还有多少行业潜规则“潜伏”在我们身边?

发布时间:2010-12-24  来源:新华网-解放日报  字体大小[ ]

??央视 《每周质量报告》曝光蜂胶产品行业潜规则:近10年来,用树胶冒充蜂胶已成为各大厂家共同的默契;而且使用“树胶”加工“提纯蜂胶”时,还要添加槲皮素和芦丁,用来提高蜂胶中的总黄酮含量。

  蜂胶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食补良品。有谁会想到,在市场上包装精美、品种丰富的蜂胶盒子里,很多装的却是树胶和添加剂的合成品?由此联想,不由会提出一个疑问:究竟有多少入口之物“挂羊头卖狗肉”,打着“天然”的旗号糊弄消费者?

  说白了,蜂胶就是在蜜蜂体内完成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的自然产物。这个过程很复杂,是人工合成不可复制的。按理说,蜂胶造假应该很容易鉴别并被查实。然而,根据中国蜂产品协会公布的数字显示,我国蜂胶每年产量约300吨,但我国蜂胶每年的实际销量却近1000吨。那么,多出来的700吨是如何走向市场并顺利销售到消费者手中的?

  据报道,假蜂胶的制作方法根本称不上有什么高科技含量,不过是拿大锅熬些树胶冷却后摇身变成“蜂胶”。业内人士认为,假蜂胶产品乱象的根源就是国家检测标准低。按照《蜂胶国家标准》,“总黄酮”含量是检验蜂胶的一项重要指标;蜂胶软胶囊、蜂胶片等蜂胶产品,同样也是把总黄酮含量作为检测指标。但黄酮类含量很容易造假,加入一些物质就可以随意控制黄酮类的含量。蜂胶造假者就通过添加槲皮素和芦丁的方式,增加总黄酮含量,顺利通过检验。

  此种情景,极其熟悉,当初三聚氰胺的添加,正是基于奶粉检测中蛋白质含量的机械要求,三聚氰胺因此被不法商人掺杂进食品或饲料中,以提升食品或饲料检测中的蛋白质含量指标,使中国食品行业蒙受了巨大的公信力损害。但类似事情似乎远未结束,前不久又有媒体曝光,一些珍珠粉实际是由蚌壳研磨制成……对于消费者而言,究竟还有多少行业潜规则在我们身边“潜伏”着?究竟有多少行业潜规则即便是被曝光了却依然还是“规则”?

  看来,面对各式各样的行业“潜规则”,监管部门如果继续放任自流无实质性作为,那么造假就会越来越容易,最终受损的将不止是一家企业一个行业。该警醒了! (李蕾)

全球公众传摘编:方华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通胡大街78号(京贸中心)二层15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