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揽月 逐梦九天 听总书记寄语中国航天
党纪学习教育·学条例 守党纪 | 加强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
踔厉奋发新征程 | “人工智能+”加出发展新动能

给领导干部提个醒

发布时间:2011-01-09  来源:新华网  字体大小[ ]

 

给领导干部提个醒 刘玉瑛著 新华出版社

内容简介

    中央党校教授、畅销书《关键在于落实》作者刘玉瑛的又一力作《给领导干部提个醒》,近日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在人生的旅途上,要做的事情无非有三项内容:一是做人;二是做事;三是做官。做人需要修身,做事需要方法,做官需要境界。本书用提醒的方式,阐发了领导干部如何修养自身、如何有效做事,如何提高境界的道理与方法。本书收录了48篇文章,每篇3000字左右。这些文章一事一议,针对性强。本书是作者读书学习、调查研究、认真思考后的真心表达,是领导干部案头必备。

目录

一.政治篇 6
1. 为官从政,忠诚第一 6
2. 丧失理想信念,则要毁灭一生 13
3.保密意识淡薄,会出大问题 17
4. .不要纪律,"亡党亡国亡头" 不可避免 24
5.小事"糊涂",大事不能糊涂 30
6."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 35
二.廉政篇 40
1.天下守法度者最快活 40
2.五个关口要清醒 44
3.抵不住眼前的诱惑,便会失掉未来的幸福 49
4.不仅要守底线,更要作表率 54
5.勿以恶小而为之 59
6.要畏惧其所当畏惧 63
三.人际篇 68
1.为官交友警惕七种人 68
2.值得交往的三种朋友 72
3. 不怕与领导有矛盾,就怕不能化解矛盾 75
4.与其抱怨领导"无能",不如反思自己的"才能" 79
5.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83
6.出国出境,别出洋相 87
四.工作篇 93
1."勤政"不等于"事必躬亲" 93
2. 复杂问题解决起来未必就困难 98
3.眼见的,也不一定为"实" 101
4.没有脚踏实地的调研,也没有发言权 104
5.管理好时间,就是管理好工作 108
6.别想把整个海洋煮沸 114
五.修养篇 117
1.听别人的意见,降低不了身份 117
2.细节决定成败 122
3.形象要美化,心灵更要净化 125
4. 不要高看自己,不要低看别人 131
5."治人"先要"治己" 136
6.职位权力有限,人格魅力无限 139
六.学思篇 148
1.少点应酬,给读书留点时间 148
2.善读书才能长智慧、增才干 152
3..读点文学精品,终身都会受益 160
4.用脚走不通的路,用头走 163
5.思想有多远,道路有多长 168
6.没有"独立思考",就没有"独到见解" 177
七.表达篇 181
1.言不在多,达意则灵 181
2.说假话,一害人民,二害自己,总是吃亏 185
3.喜欢听真话,才能有进步 190
4."话须通俗方传远" 196
5."能说话"不等于"会说话" 199
6.别把"恭维话"当作"评价语" 206
八.身心篇 210
1.健康的身心是工作的本钱 210
2. 学一点养生健身强体之道 214
3."累脑"、"累身",但不要"累心" 219
4.心有多宽广,世界就有多大 224
5.改变不了工作状态,就努力改变心态 227
6.走快乐之路,让烦恼没路 231

 

给领导干部提个醒 刘玉瑛著 新华出版社

前言

    我觉得,自己撰写的这本《给领导干部提个醒》,既是一本" 大书" ,
也是一本" 小书".说它" 大" ,是因为本书所讲的内容,都" 事关重大" ,不容
忽视。

    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在人生的旅途上,要做的事情无非有三项内容:一是做
人;二是做事;三是做官。

    做人需要修身,做事需要方法,做官需要境界。本书用提醒的方式,阐发了
领导干部如何修养自身、如何有效做事,如何提高境界的道理与方法。

    著名作家柳青说:" 人生之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只有几步。" 这是人生经
验的总结。

    作为领导干部,要走好人生之路、走好从政之路,在" 事关重大" 的" 紧要
处" ,千万忽视不得。否则,就会遭遇" 红灯" ,就会走向歧途,甚至是走上一
条不归之路,最终是" 一失足而成千古恨".说它" 小" ,是因为这本书里的文章
都" 篇幅短小" ,每篇文章也就3000字左右。

    潘长江有言:" 短小的都是精华".我不敢说本书所写的文章都是精华,但是
它却是我读书学习、调查研究、认真思考后的真心表达。

    犹太人说:"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对于作者来讲,读者就是" 上帝
" ,但愿我的" 思考" 不要让" 上帝" 发笑。

    刘玉瑛

    2010年3月28日

  六 学思篇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1.少点应酬,给读书留点时间

    谈论这个话题之前,先要澄清一个问题:" 少点应酬" ,不是说让领导干部
不应酬。

    咱们中国是个礼仪之邦,在人际交往中奉行" 礼尚往来".应酬作为礼尚往来
的衍生物,能密切人际关系,扩大人际交往。应酬实际上也是人际交往之所需。

    但是,应酬不能太多。而眼下,一些领导干部则深陷应酬之中。招待宴请,
迎来送往,忙得是不亦乐乎。结果忙得连" 充电" 的时间都没有了。

    说领导干部" 应酬太多" ,没有读书学习的时间,并不是我的随意猜想、主
观臆断。下面是人民论坛杂志社的调查结果。

    2009年5 月底,人民论坛杂志社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一次为期16天的" 万名
党政干部阅读状况调查".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0047 份,另有120 位干部接受电
话采访。其中,局级及以上干部约占3%,处级干部12% ,科级干部35% ,其余为
一般干部。

    调查显示,75.5% 的干部" 喜欢" 或" 非常喜欢" 读书。显而易见,党政干
部读书的主观愿望是很强烈的。

    但是,这种强烈的主观愿望在一些干部身上却只是空想。在" 您一年大概读
几本书" 的调查中,有19% 的受访者选择0-3 本,36.5% 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每
年读书的数量在3-6 本,25.4% 的受访者表示每年能读10本以上书籍。

    为什么一年中仅仅读了这么几本书?答案显而易见,读书时间太少。在" 您
每周读书的时间是多少" 的调查中,33.4% 的受访干部每周的读书时间为0-3 小
时,27.6%为3-6 小时。

    为什么读书时间太少? 62.7%的受访者表示因工作太忙、应酬太多抽不出时
间读书。

    也正是因为如此,胡锦涛同志要求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减少应酬,挤出
时间抓学习。

    领导干部如何才能少点应酬,挤出时间抓学习,多点读书呢?下面的" 减、
除、加" 三法,不妨一用。

    所谓" 减" ,就是减去不必要的应酬。应酬,有必要的,也有不必要的。对
于不必要的应酬,领导干部要勇于说" 不".不能逢请就到,遇邀就来。一些宴请
招待、剪彩庆典、娱乐活动,能不参加的就不要参加,该拒绝的也要学会拒绝。
要想方设法把应酬降低到最低限度。

    对于不必要的应酬,领导干部不仅要勇于说" 不" ,还要学会用" 简".可以
由副职出席的," 一把手" 就不要出面;可以由一个人出面的,就不要几个人一
起来。

    记得有一次我到一个地方讲课,早餐时,来了六个人陪我吃自助餐。虽然人
家是热情的表示,但我觉得大可不必。我自己自助或者来一个人陪我自助即可。
来了之后,大家说些正确的无用话,实在是浪费他们的时间。如果利用这应酬的
时间,读点书岂不更好?

    所谓" 除" ,就是除去庸俗的交往方式。领导干部要建立高尚纯洁的交往方
式,将庸俗的交往方式除去。

    所谓庸俗的交往方式,是带有浓厚功利色彩的人际交往。例如,领导干部如
果遇到跟你不熟悉但却特想跟你套近乎的人,就要注意了。他请你吃饭,他请你
去娱乐,这种应酬,你最好不去。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你去了,不仅浪费你的
时间,还可能给你带来麻烦。

    所谓" 加" ,就是给自己施加学习的压力,给自己增加学习的时间。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给自己施加学习的压力,就是要使自己具有危机感。
不学习,就要落伍;不读书,就要退步。如果落伍、退步,就不能完成组织交给
的工作任务,就没有大好的前程。

    给自己增加学习的时间,是逼迫自己少应酬,腾出时间来读书学习。

    当然,人在社会中生活,尤其是领导干部,工作的性质决定其不可能没有应
酬。如果一个领导干部一点应酬都没有,也是不现实的。关键是减少应酬。

   2.善读书才能长智慧、增才干

    书是储藏知识的宝库。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
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 我国古代著名书画家米芾云:" 一日不读书,便觉思涩".读书的重要性由此可
见一斑。然而,仅仅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仅仅喜欢读书是不够的,喜欢读书还要
善于读书。

    2009年5 月13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开学
典礼上,就要求领导干部要" 自觉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为什么要强调" 善
读书" ?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西汉刘向语)善读书,才能获得真
知灼见;善读书,才能长智慧、增才干。不善读书,则会食古不化、人云亦云,
终究不能获益。

    同样一本书,善读者与不善读者有着不同的读书结果。一部《红楼梦》,道
学家见到淫,才子佳人见到爱,革命者见到反清复明的奇书,毛泽东见到了一部
二千年中国封建史的大百科。《聊斋》一书," 善读之令人胆壮,不善读之令人
入魔。" 那么,何以才是善读书?

    首先,要" 有的放矢".据统计,咱们中国每年大约出版新书25万余种,再加
上浩瀚的古代典籍,一个人即使不工作,光读书都读不完。何况领导干部还有许
多重要而繁忙的工作要做。

    因此,领导干部读书首先要注意有的放矢。这就是说,领导干部的读书学习,
应该服从于职业角色的需要。根据职业角色的需要,完善合理的知识结构。

    所谓知识结构,是指一个人的知识构成状况。它是各类知识在人的头脑中按
照一定比例形成的能够产生整体功能的有机组合。结构决定功能,具有不同知识
结构的人,会有不同的功能,能够完成不同性质的工作。

    作为领导干部,其合理有效的知识结构主要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
是深厚的政治理论知识。领导干部应该系统学习、深刻理解、全面掌握马克思列
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
和掌握党的学说、党的历史以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二是精深的专业业务知识。领导干部要确保自己成为真正的内行领导,就必
须认真学习和掌握精深的专业业务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本行业的特点,
才能正确把握本行业发展变化的规律,并根据本行业的特点和发展变化的规律,
做出正确科学的决策。否则,以其昏昏,是不能使人昭昭的。

    三是娴熟的领导专业知识。现实的社会,规模庞大,因素众多,结构复杂,
这无疑对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的领导干部如果仅凭以往的领导经验
来进行领导,不仅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也是不能实现有效领导的。实践中,一
些领导决策失误、用人失察,工作效率不高,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
领导专业知识。因此,领导干部要想成为领导的内行,必须掌握娴熟的领导专业
知识。

    领导专业知识的核心是领导科学。其外围是预测科学、决策科学、人才科学
和管理科学。

    四是法律法规知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 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
". "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 的提出,要求领导干部应该应该做一个" 法治型
" 的领导,依法执政、依法领导。

    依法执政、依法领导,领导干部需要掌握法律法规知识,提高法律素质。

    学法是知法的基础,也是守法的前提。一般说来,对要求群众知道的法律法
规,领导干部要做到" 懂" ;对本部门业务工作涉及到的法律法规,领导干部要
做到" 通" ,对涉及本岗位的法律法规,领导干部要做到" 精".五是广博的科学
文化知识。领导活动是一项具有复杂性、综合性特点的社会实践活动。领导活动
的这一特点,决定了领导者必须具有广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才能有
效地、成功地驾驭领导工作。正如列宁所说的,只有用全人类的科学文化知识武
装自己,才能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因此,领导者应该广泛地猎取历史、文学、
地理、法律、逻辑、心理学等社会科学知识,掌握数学、系统论、计算机等自然
科学知识。这些知识能开阔领导者的视野,增厚领导者的文化底蕴,提升领导者
的思维创造能力,为做好领导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要" 熟读精思".孔子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读书学
习而不思考问题,就有可能遭到蒙蔽而陷于迷惑;只重思考而不注重学习,问题
就仍然疑惑不解。

    宋代著名思想家朱熹则说:" 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朱子大全。读书之
要》)

    朱老先生的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要把书本上的知识化为自己的思想,必须在
熟读精思上下功夫。囫囵吞枣似的读书,读了等于没读。只有熟读,才能理解得
深透,记得扎实;只有精思,才能融会贯通。

    爱因斯坦说:"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
为科学家的。" 思考,才能把书本上死的知识变为活的知识;思考,才能用学到
的知识解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

    第三,要" 学以致用".所谓学以致用,就是学到的知识得用于实践。习近平
同志强调,今天,我们看领导干部水平高不高,不是单纯地看他读书多不多,而
主要看他运用理论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不强。

    一个人如果不能学以致用,即使他读了再多的书,也不能说达到了学习的最
终目的。比如,因犯受贿罪被判刑18年的原盐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祁崇岳,就是
一个典型。

    祁崇岳无论是做报告还是写文章,总是言必称马列,人送雅号" 祁马列".可
就是这位" 祁马列" ,却大搞权钱交易。

    在祁崇岳服刑期间,有人问他:" 你读了那么多的书,有' 祁马列' 之称,
还能说是由于学习不够吗?" 他答道:" 不是书读得多与少的问题,而是学风腐
败引起的,是学风不正害苦了我!" 祁崇岳所说的" 学风腐败" ,就是指理论不
联系实际,学用脱节。这正是" 祁马列" 的悲剧所在。

    第四,要" 重视理论".要说领导干部不读书,这不是事实。绝大多数的领导
干部是喜欢读书的。

    虽然绝大多数的领导干部喜欢读书,但真正喜欢读理论书的,却不占多数。

    2009年5 月底,人民论坛杂志社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一次为期16天的" 万名
党政干部阅读状况调查". "在' 您喜欢哪类书籍' 的调查中,选择' 古今中外优
秀传统文化经' 的受访者达29.2% ,列第一位;选择' 与业务相关的书籍' 的达
16.9% ,列第二位;列第三、四、五位的依次为' 各种经管类书籍' 、' 当前流
行的畅销书' 、' 名人传记'.选择' 理论著作' 的为8.3%,列第六位。" 由此可
知,领导干部对" 理论著作" 的学习缺乏兴趣。为什么缺乏兴趣?调查给出的答
案是:" 有的受访者表示,选择' 理论著作' 的比较少,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
面说明党政干部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对这些理论著作有所涉猎,大体内容知道,
觉得读起来没有新鲜感;一方面是因为这方面的书在编排上常常有宣教味道,不
注重贴近干部当前的工作实践,引不起阅读兴趣。" 我认为,这只是原因的两个
方面。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一些领导干部对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
尝到学理论的甜头。事实上," 学习理论,大有裨益".因为理论是实践的指南,
理论素养和理论水平是领导干部素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领导干部忽视理
论学习,就不能有效地用理论指导实践。

    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理论学习。1957年8 月4 日,毛泽东致信林克:" 你可
看点理论书。你需要学理论。兴趣有,似不甚浓厚,应当培养。慢慢读一点,引
起兴趣,如倒啖蔗,渐入佳境,就好了。" 1957年10月2 日毛泽东又致信林克,
再次谈到学理论,培养兴趣的问题:" 钻到看书看报看刊物中去,广收博览,于
你我都有益。略为偏重一点理论文章,逐步培养这一方面的兴趣,是我的希望。
" 毛泽东同志的话不仅仅是对林克所言,也是对所有领导干部的要求。领导干部
应该按照毛泽东同志的要求去做,通过学习、工作实践,逐步培养理论学习的兴
趣和热情。

    总而言之,读书学习是领导干部加强文化知识修养的重要途径。通过读书学
习,领导干部的视野会更开阔,思想会更成熟,知识素养会更丰厚。

  3.读点文学精品,终身都会受益

    领导干部不仅要学理论,还要读点文学精品。古人说:" 腹有诗书气自华。
" 实践证明,领导干部" 诗书满腹" 不仅会令他气度不凡,更重要的还有助于他
开阔眼界、丰富思想、陶冶情操、优化人格、提升素质、增强能力。

    古往今来,凡是有大作为、建功立业者,几乎都是有着丰厚文学修养之人。
比如毛泽东的文学修养造诣,他人是难以望其项背的。

    我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干部要提升领导素质和能力,成为卓越的
领导,也需要丰富文学知识。可以说" 读点文学,终身受益".首先,读点好的文
学作品,能增加见识,增长才干,起到" 辅政" 的作用。文学其实是百科全书。
它囊括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天文、地理等各学科的知识。一部好的文学作
品,就是一位良师益友;阅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颗伟大的心灵对话。

    透过作品,可以深刻认识复杂多变的现实世界。" 恩格斯称赞巴尔扎克是"
现实主义大师" ,说他的《人间喜剧》写出了贵族阶级的没落衰败和资产阶级的
上升发展,提供了社会各个领域无比丰富的生动细节和形象化的历史材料。认为
他从中学到的东西" 比从当时所有职业历史学家、经济学院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
的全部东西还要多".(恩格斯:《恩格斯致玛o 哈克奈斯》)

    透过作品,可以学会用辩证的思维、灵活的方法处理和解决面临的各种复杂
矛盾和问题,从而提升领导能力。

    其次,读点好的文学作品,能陶冶情操,优化人格,起到" 修德" 的作用。
好的文学作品,体现着" 真、善、美" 的境界。譬如,凡是读过范仲淹《岳阳楼
记》的人,无不被这位"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卓越政治家的崇
高抱负和宽广胸怀所折服。

    可以说,阅读好的文学作品,会受到" 真、善、美" 的熏陶。这种熏陶对领
导干部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 真、善、美" 的影响下,领导干部会多一些实事求是,少一些弄虚作假
;多一些爱民之心,少一些利己之意;多一些高雅情趣,少一些低级趣味。

    第三,读点好的文学作品,能洗礼灵魂,强化正气,起到" 抑邪" 的作用。
美国哲学家理查。罗蒂认为,如果没有但丁、彼德拉克、卜伽丘、乔叟、莎士比
亚、培根和弥尔顿,我们今日世界的道德状况将无法想象。

    在理查。罗蒂看来,文学具有救赎真理,洗礼灵魂之功能。罗蒂是很有见地
的。文学不仅可以愉悦人的内心,还因为它能弘扬正气,针砭时弊,鞭鞑丑恶,
从而起到抑制邪恶,强化正气的作用。

    一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片汗青" ,不知激励过多少仁人志士为
追求真理、为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而视死如归,前仆后继。

    一句"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不知激励过多少志士仁人慷慨
赴国难,戴镣长街行。

  4.用脚走不通的路,用头走

    国外有这样一句谚语:" 用脚走不通的路,用头可以走得通。" 这就是说,
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只要善于思考,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思考是进行比较深刻、周到的思维活动。它是我们从事领导活动,走向成功
的必备条件。

    在领导活动中,如果我们遇到了" 南墙" ,用" 脚" 走不通,就应该进行"
心灵远足" ,用思考的方法来解决疑难问题。

    事实上,一个人用" 头" 的时间越多,他用" 脚" 的时间可能就越少。古希
腊著名思想家毕达哥拉斯就强调,思而后行,以免做出愚蠢的事。

    所以,有人说:" 一天周到思考,胜过百天徒劳。""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
" 磨刀不误砍柴工" ,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因此,必须提倡心灵远足,多思考。

    首先,多思,出智慧。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难以落实的工作任务,如果盲
干、硬干,很可能功夫没少费,问题却解决不了,任务也无法完成,甚至还可能
增加了更大的困难。但如果把解决问题的思路想清楚了,把落实任务的措施想妥
当了,问题的解决,任务的完成,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正如英国思想家托马斯。
富勒所言:一个好头脑胜过一百只强壮的手。

    常言说:"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即使是再愚笨的人,只要他能够多思考
问题,也总会想出一点办法的。

    生物进化论揭示,人体器官具有" 用进废退" 的基本规律。经常思考问题的
人,会变得睿智、聪慧。而怕动脑筋、思想慵懒的人,则会变得愚笨,成为庸人。

    其次,多思,出能力。工作任务能否有效落实,疑难问题能否有效解决,与
任务承担者的能力、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

    解决问题能力强的人,思路开阔。遇到问题,总能想方设法予以解决。而要
提升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考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钱学森在北京师大附属小学读书的时候,最爱和同学们玩投掷飞镖的游戏。
他折的飞镖飞得又稳又远。小伙伴们又羡慕又惊奇,以为这里边有什么" 鬼".自
然课老师便让钱学森向同学们讲出其中的奥秘。

    钱学森说:" 我的飞镖没有什么秘密,只是经过多次失败之后一步一步改得
好起来。我的飞镖用的纸比较光。头不能做得太重,也不能太轻,否则就飞不起
来;翅膀也不能叠得太小,也不能太大,否则就飞不稳也飞不远。这是我多次实
验悟出来的道理。" 听了钱学森的话,自然课的老师对同学们说:" 钱学森爱动
脑子,从实验中摸索出了折叠飞镖的方法。把飞镖折得规正,叠得有棱有角,就
可以保持平衡,减少空气阻力,巧妙地借助风力和浮力,这样飞镖就飞得又稳又
远了。" 成功的创造来自成功的思考。钱学森的飞镖之所以能飞得又稳又远,就
在于他制作飞镖前,进行了成功的思考。不仅如此,每一次失败又都是他思考的
起点。通过不断地思考,他终于制作出了让同学们羡慕的飞镖。

    第三,多思,出灵感。灵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不懈探求、勤于思考
的结果。正如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所说:" 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
遇的话,那么,这种' 偶然的机遇' 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
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 发明速算法的史
丰收,从小就爱动脑筋,经常有一些不同于他人的独立见解。

    史丰收在上小学二年级时,他看老师在黑板上演算,便产生了一个想法:做
算术题能否从左向右,从高位算起呢?他开始探索这个问题,经过10多年的刻苦
研究,他终于创造出了13位数以内加减乘除和开方、平方的速算法。

    史丰收的创造发明,就得益于他的独立思考。他不迷信,不盲从,善于独立
思考。正是因为这种禀性,使得他成了速算法的发明者。

    思考有助于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但这种思考不是浅尝辄止的思考,而是深
层次的思考。如果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即使你走到了解决问题的边缘,但你依然
不能最终解决问题。

    实践证明,能最终有效地解决问题的人,都是善于深层次思考问题的人。

    班亭是胰腺素的发现者。胰腺素的发现得益于他能够深层次地思考问题。

    早在班亭之前,奥斯加。缅科夫斯基和胡恩。梅林就已经发现把狗的胰腺切
除,狗就会得糖尿病。

    这个发现还被记载在1898年的医学杂志上。然而他们没有再进一步思考
为什么会是这样。

    可是,加拿大医生班亭读了这个记载后却开始思考:胰腺里可能会有一种物
质,控制动物包括人的血液中糖的含量,那么这是什么物质?怎么提取?班亭动
起脑筋来。

    经过实验,他终于发现了医学史上和生物学史上很重要的胰腺素。

    叩诊是医生诊病的一种重要方法。这种方法是奥地利医生奥斯布鲁格发明的。

    奥斯布鲁格的父亲是一位卖酒的商人,为了判断高大的酒桶里是否还有酒,
他总是用手在桶外敲敲,然后由声音判断桶里还有多少酒,是满桶还是空桶。

    看着父亲的做法,奥斯布鲁格陷入了深思:人的胸腔和腹腔不也像只桶吗?
既然父亲敲酒桶就能知道酒的多少,那么,医生敲敲病人的胸腔、腹腔,并认真
倾听,不就可以由声音判断他的病情了吗?于是,他认真钻研,终于发明了叩诊
这种重要的诊病方法。

    见过敲酒桶的人决不仅仅是奥斯布鲁格一人,但发明叩诊这种重要的诊病方
法的人,却只有奥斯布鲁格一人。

    别人见了敲酒桶这种行为也就是一见了之,但奥斯布鲁格则能深入地思考。
正是这种思考,使奥斯布鲁格成为叩诊的发明者。

全球公众传媒摘编:方华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通胡大街78号(京贸中心)二层15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